对大部分人来说,工作是一个谋生的工具,勉强从工作中获得乐趣,其实也同时收获了社交圈子。越是涉世未深得年轻人,可能从社交圈子里获得帮助越大,可能还胜过挣到的薪水。
罗素是我敬佩的哲学家,他对这个话题的论述很深刻,比如这可能是快乐的源泉,展示雄心壮志的机会,建设过程中的里程碑带来的成就感,当然他没有谈到社交的驱动力,作为一个贵族,他的社交圈子是天然形成的。从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出,社交生活对年轻人有多麽重要,对中年人来说,虽然大部分物资资源在他们手中,对社交圈子的拓展已经不太重要,不仅仅是这样,其实整个思想趋于保守也是因为对社会好奇感的减少,满足与自己的经验,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,虽然可能也就是穷奢极欲而已。
罗素也说到,许多人没有从工作中获得乐趣,也许只是被动的干一些别人安排的事,虽然工作本身是有意义的,但当事人本身没有感觉。每个人的境遇是不一样,每个人的认知也不一样,现代商业社会赞许的职业道德是对这种不快乐的被动解决方式,但是客观的办法总是无法解决主观的态度,要在自感无趣的工作中找到快乐,还是要从自己的内心认知开始。我看到过很多保安大叔,超市大妈都有快乐的工作笑容。怎么才能快乐的工作,我想除了不错的薪水,流动性的自由和主观的认识都很重要,光是谈职业道德是不够的。
纪伯伦说:生活是黑暗的,除非有了渴望。一份好的快乐的工作应该是自己渴望的,渴望磨练自己的技能,成就感,还有把生活和工作看成一个整体,自洽的存在,不要割裂各样的行为,这才是理想的工作,我还认为,其实在不同年代,工作技能不是稳定不变的,你该如何转移技巧帮助你磨练不同的技能,而不是等待技能的过时和变得无价值,使自己增值,也是生活和工作整体自洽的重要部分。
纪伯伦说:生活是黑暗的,除非有了渴望。一份好的快乐的工作应该是自己渴望的,渴望磨练自己的技能,成就感,还有把生活和工作看成一个整体,自洽的存在,不要割裂各样的行为,这才是理想的工作,我还认为,其实在不同年代,工作技能不是稳定不变的,你该如何转移技巧帮助你磨练不同的技能,而不是等待技能的过时和变得无价值,使自己增值,也是生活和工作整体自洽的重要部分。